神界风云榜

为了自己喜爱的cp创作

《二周目的季汉众人》(115)【赤壁鏖战篇】


第一部【群雄逐鹿】分卷完结,开启第二卷【赤壁鏖战】

 

 

为了更好阅读情节内容,新的开端将在后面备注上对应的主线剧情。

 

 

注意,后期大事件时间线就不能完全根据历史时间线来衡量判断,一切都会提前发展,不要再代入历史原有时间线。

 

 

时间线200➕

 

 

——————————————————————————

 

 

因事态推移,却说原本还有些阳寿的荆州刘表病重日渐加重,曾使人请玄德来托孤。但那时刘备以离新野。

 

 

自知时日无多,便只能可派心腹之人委以重任。

 

 

刘表暗中派遣通知伊籍前往,如今他以药石无医,有些事需要当面嘱托。

 

 

“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吾知君与贤弟关系匪浅,今贤弟不在,特托你代为告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

 

 

伊籍忽的惊出一身冷汗,这些年自随刘表已久,自认无半点差池疏漏。即使主公来荆州之后,除了【跃马檀溪】事件,自己在应有的节骨眼上出言相助后,两人一直都是刻意维持着陌生的关系,从无相聚。怎还能让刘表看出破绽来?

 

 

任何看似无常的变化都不是突如其来的,如果你能细心寻迹着其中的线路,那么你可以从中发现你不经意间的疏漏与他人眼中,是多么致命。

 

 

伊籍谨小慎微地在荆州潜伏至今,确实无有差错……

 

 

可就是这样一个对事事都提防中立,明哲保身的人,为何会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出言警告?

 

 

伊籍确实只有一次警示刘备,但这一次就足以致命。

 

 

 

在知道了这一点后,伊籍也不去反驳抵赖,如今刘表肯明说,必然是他有了十足的把握,并且都做出了判断和抉择。

 

 

“伊籍当竭力以辅幼主,安敢有他意乎!”

 

 

非伊籍虚伪,但如今刘表病危,今独唤自己入内,蔡氏眼线则全程观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有疏漏,定然引来杀身之祸。

 

 

正说间,人报曹操自统大兵至。刘表病中闻此信,吃惊不小,商议写遗嘱,令伊籍玄德二人辅佐长子刘琦为荆州之主。

 

 

而伊籍却求不要在遗嘱中写上自己的名字

 

 

“可是机伯不愿?”刘表问道

 

 

“非也,扶持幼主为我本职,无需主公亲笔,此事无需多言,我自会操劳。”

 

 

刘表闻言抬头,有些浑浊的眼睛看向面前已经不算年轻的人,目光停顿了片刻,明了他的意图。

 

 

尊重他的意愿,将遗书中能佐证他存在和本意的名字销毁……

 

 

暗中蔡夫人闻之大怒,传信蔡瑁、张允二人把住外门。

 

 

伊籍见门外蔡、张二人把守门口,心里自然有数知道消息败露,但也不慌不忙,坦然自若道:

 

 

“二位将军何以亲临?”

 

 

“机伯自知所为何事!”

 

 

蔡瑁冷笑连连,面前文质彬彬的人却依旧保持着自己慢悠悠的节奏,看看着站在台阶上高他一头的将军,体型的魁梧和身高的优势并没有让他退却,直视对方的眼神也并不锐利或怯懦, 而是一种平淡如水的沉静。

 

 

“我为主公而来,所为主公之事。今将军等候多时,不知是为主公家事?还是公事?”

 

 

蔡瑁有点恼了,但对于面前这个一直都在‘公事公办’的标签,如今他并不知对方的立场如何,这个老好人似乎一种都对任何人都态度是一碗水端平,但这种模糊的立场也让人觉得是个顺风倒的墙头草。

 

 

“于公于私,皆是为了主公。”

 

 

“将军,事到如今,有些话可以搬到明面上讲了。”

 

 

伊籍拿出了那封遗嘱,蔡瑁面上一喜,伸手就要夺。但伊籍早有防范,见他要抢,手一收又灵巧收回去。

 

 

但面上依旧是风轻云淡温和淡然的笑,只是这份无害的笑容却让蔡瑁感觉是一种无声的嘲讽。

 

 

“你看你,又急~~”还是那份慵懒的腔调

 

 

蔡瑁:我——【襄阳脏话】

 

 

眼看着对方即将失去理智了,伊籍见好就收,将遗书拿出来,大大方方展开让蔡瑁观看,却并未交到对方手里

 

 

蔡瑁一目十行匆匆看完,狐疑地看着伊籍,似乎不敢相信对方能这么坦荡让自己知道。

 

 

“将军即知晓内情,还不早做打算?”

 

 

如今明里暗里虽然有纷争,但终究没有撕破脸,表面上还是要维持着一团和气。

 

 

“自然,自然……只是机伯可知见了公子后,应该说些什么。”

 

 

“哈哈哈哈~~”伊籍笑了,即便是笑也是那种散漫的状态,似乎连喜悦的表情也是漫不经心,而非认真的态度:

 

 

“公子奉父命镇守江夏,其任至重;怎可擅离职守,倘东吴兵至,如之奈何?”

 

 

蔡瑁听了对方是这番话,当时心中松了一口气,我就说嘛,伊籍哪来的胆子敢跟自己对着干!

 

 

如此,当年放跑刘玄德的,定然另有其人

 

 

随着蔡瑁对伊籍怀疑减弱,也开始拉着对方攀谈起来。既然要转移话题的聊,那就不能只说一些没营养的话题,自是以当下军情要紧。

 

 

“曹公引兵将至,然而不待曹兵来为可忧;今大公子在江夏,刘玄德在新野,待到吾主亡故之后,若来兴兵夺地,荆襄危矣。”

 

 

伊籍听着好笑,事到如今还不想着抵御外敌,思想还受困那浅薄的认知当中。

 

 

“哦?那依将军之言,又该如何?”

 

 

“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操必重待我等也!”

 

 

伊籍:你染上曹操了?

 

 

要知道现在刘表虽然病危,但没真的咽气啊!蔡瑁这波操作是生怕刘表缓过来,所以打算让他提前气得背过气是吗?

 

 

但现如今主公(刘备)还不知内情,甚至才到【三顾茅庐】的事件点,来不及从卧龙岗一下子跨度到【携民渡江】的事件点啊!

 

 

得想办法拖延时间,至少不能让蔡瑁那么快就把荆襄九郡献给曹操!

 

 

而这个时候,需要找一位头铁并且能力出众,并且关键时刻有事真上的一位猛将出马才行。

 

 

伊籍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来,当机立断书信一封,交付到一位网名为【md,杨仪不得好亖】和【我身边有狗,但我不说是谁】的收件人。

 

 

说起来有点好笑,伊籍跟魏延杨仪的相会也是充满了戏剧性。

 

 

他们三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二周目的记忆,而是像陈震一样,需要一个媒介刺激。

 

 

还是荆州刺史傅群主簿的杨仪便是如此,他作为襄阳人,本无忧无虑的在自己的老家安居乐业本分工作,生活乐无边……

 

 

一个平平无奇晴朗的午后,他撞见了身为武将的魏延。可巧的是,魏延也一眼看见了他

 

 

此情此景,如果换一个场面或者是换一个人,都将会是一副感人的久别重逢。

 

 

可能是太过刺激,以至于两个人对上眼之后瞬间红了眼眶以及急红了脸,急赤白脸用自家方言‘亲切问候’了彼此,并且先上了拳拳到肉般的祝福……

 

 

而就在他们进行感人肺腑的深入交流时,一个面相宽厚温和的靓仔无意路过,并且被飞来的不明物体当场击倒。

 

 

互殴的两人停下了手里‘热火朝天’的工作,‘善解人意’地扶起了倒在地上伊机伯。

 

 

在这一刻,襄阳不大,屡创神话,于是这座城,又多了个二周目的人……

 

 

由此可见,由‘陈震定律’又多了一种特殊的守则,就是刺激的媒介除了精神和视觉的冲击之外,也许还需要一点点物理的帮助(bushi)

 

 

把襄阳的事互通消息好后,慎重的伊籍要在原剧情上开始他的走动……

 

 

只不过这一次开始,往后的路似乎就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

 

 

诸葛瑾很早就预感到,这个局是奔着二弟来的,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么求贤纳士还有买一赠一的活动?

 

 

三弟!你又要去哪啊三弟!!三弟呀!!

 

 

此时的诸葛瑾还是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在诸葛乔管他二叔叫干爹的那一刻起,诸葛瑾觉得这个世界对他充满了恶意……

 

 

明明一母同胞,却各侍其主,不能朝夕相聚……

 

 

诸葛瑾:二弟啊,为什么不跟我同去江东啊😢

 

 

诸葛亮:咱们家到底是谁最叛逆?

 

 

诸葛瑾看着除了自己以外的两个好弟弟都已经坚定不移的站在刘备身边,搞得好像是自己特立独行一样……

 

 

诸葛均嬉皮笑脸附和道:就是啊大哥,要不你赶紧弃暗投明吧!

 

 

诸葛瑾:我不接受你们的诏安(╯‵□′)╯︵┴─┴

 

 

笑闹过后,他们就要走向就是两条不同却崎岖的道路,也许未来还有交集,也许他日再无相逢……

 

 

乱世嘛,生死离别皆为寻常事,纵然逃得过死别,以后各司其职,生离也是免不了的……

 

 

行色匆匆的人群中,诸葛瑾反而是最不急着走的人,眼前的景象似乎都放缓了许多,周围人说话的杂音听不太清楚,但每个人情绪都一览无遗……

 

 

刘备体贴的为年轻的军师牵马,眼角也开心的皱起几道笑纹来,比起之前小沛之时,刘备这些年来无论是精气神还是心态来说,时间在这个人身上似乎只带走了几分韶华,但却带不走他的风采……

 

 

关羽张飞两人主动的帮着拿行李,孙乾麋竺二人嬉笑着接过放在车仗上,简雍这个自来熟似乎超额完成任务,将原本看热闹的崔州平也一并放在了车上,气的对方跳脚。

 

 

崔钧:家人们谁懂啊,看个损友的婚礼现场把自己当贺礼搭进去了……

 

 

 

我一世英名着了这玩意(指简雍)的道了!

 

 

纷纷攘攘之间,前面所有人都在向前,心急的张飞恨不得现在就赶回新野,也是最早骑上马恨不得马上回城。

 

 

其他人也是紧随其后,每个人都有他们要办的事,但却都不止是为了自己。

 

 

在哄闹人群之中,诸葛亮停步回身,看向了身后居住已久的茅草屋,以及……

 

 

停在原地,与他两条分歧路的兄长……

 

 

好像在他人眼中,诸葛亮好像大多时候都是没有烟火气的,或者说是绝对的理性以至于智近于妖。于他心中通常更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再往后便是一个尽忠职守的丞相。

 

 

但总有人忘了,昔日在江东时,有人顽皮中以一个带点狡黠的语气拒绝兄长的劝说,而对方也是了然于心地一笑了之……

 

 


“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余年当做陇亩民……

 

 

似乎已经成了一段梦里云烟……竟有些不真实的朦胧感……

评论(47)

热度(259)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