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界风云榜

为了自己喜爱的cp创作

《二周目的季汉众人》(23)



如标题,季汉全员二周目,但每个人都不能说出来自己是重生,也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以及剧透未来发生的事情。

 

 

所有人都以为只有自己重生

 

 

每个人的记忆都只停留在自己生前,无法知道自己死后发生了什么

 

 

 

—————————————————————————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有些事还是稍有欠缺,才可长久,若一味锋芒毕露,只会过刚易折……”

 

 

刘备想要留下徐州发展基业,这注定是不可能的,且不是徐州是四战之地,背腹受敌,在徐州根本不能让低调发展。

 

 

在不改动太多原有剧情走向,他们就不能太过于高调。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绝不可取。

 

 

礼貌袁绍:你妈……

 


在当下徐庶积累的军势力量,确实可以称得上一方雄主,但却不能以攻伐为主。对待这些狼虎之徒,需要训鹰一般张弛有度,可以小惠套得大利。

 

 

徐州,不过是一个踏板……

 

 

若以千秋大业为重,有何须在意一个徐州……

 

 

刘备暗自点头,徐庶的言下之意他以心知肚明,此时他的不占天时地利,正是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合众为主,伐战为辅,如若真到天下形势大变之时,即可一战定乾坤!

 

 

所以,刘备要走上一条和徐庶相反的道路,作为被天道锁定困住的主要人物,他不能逆天而行,而是顺应天时的前提下,跟徐庶打配合战……

 

 

两者互为明暗,遵从天道安排的主线剧情前提下,让徐庶有机会修改支线任务……

 

 

但这样,也无疑是将徐庶推上了风口浪尖,且不提天道,单说徐庶一旦后期势力壮大起来,难免会有人挑拨是非。虽然自己不会听信谗言,但保不住手底下会有人刻意针对陷害徐庶……

 

 

当年若不是糜芳傅士仁投降,义子刘封不肯发兵救援,二弟又怎会被东吴鼠辈所害……

 

 

书信之中虽然给予了徐庶权利上的支持和信任,但始终没有旁证可验明这一点。

 

 

刘备需要给徐庶一个可以保身自证之物……

 

 

但现在的他,也无什奇珍异宝,可验明正其身之物……

 

 

唯有……

 

 

“元直……”刘备起身,招来侍从取出一物接过。那是一柄剑,剑鞘剑柄的装饰并不精致,似是寻常之物,可从兵刃其中的劳损来看,此物并非文人雅客的佩剑,可战场之上,有几人是用剑厮杀疆场……

 

 

莫非……

 

 

“可认得双股剑否?”

 

 

宝剑出鞘,似有龙吟声响,看似简单的剑鞘内藏雌雄双剑,雄剑长三尺七寸,雌剑长三尺四寸,上好镔铁所制,利可断金……

 

 

“当然,这是主公驰骋沙场的兵刃!”徐庶答到

 

 

“虽是雌雄双剑,但终同归一鞘,正如你我之间,虽身在两处,但唯心同归……”

 

 

刘备抽出雌剑,用布匹包裹剑身。雄剑连同剑鞘一同递于徐庶。

 

 

“佩剑跟随我多年,但随着年月流逝,备今后亲临沙场的机会可以说屈指可数,此物搁置已久,恐也荒废。如跟君这一栋梁之材,纵使遥隔千山万水,也有牵挂……”

 

 

兵、胄、马,三者可以说是一个武将安身立命之本,无上好兵刃不利,无胄甲不得自保,而良马不得纵横……但刘备却将的兵刃赠剑于徐庶……

 

 

这是一份信任,一份放权。如若有人质疑徐庶所行是否得当之时,可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

 

 

“主公!”徐庶慌忙跪下没有接剑,他知道刘备此番赐剑的原因是因为他,但决不能因自己,而为刘备平添骚乱……

 

 

双股剑虽然不是难以打造的绝世神兵,但若刘备双股剑无故丢失一柄都会令人生疑,除非刘备不去再另制另外一把与之相称的剑……

 

 

但,刘备是以双剑成名,若少了一柄剑,无疑是在战场上少一臂膀的存在……况且此刻并非后期,刘备驰骋疆场厮杀还有很长时间……

 

 

他又怎能少了这把趁手的兵刃……

 

 

“莫要多虑,元直……”刘备缓缓一笑,像是看出了徐庶的顾虑,那一双明亮的眼睛化作狡黠的弯月

 

 

“备肯赐剑,定然可保自身无忧。元直与我就如这剑与剑鞘一般缺一不可,所以当你在外你披荆斩棘时,不要顾虑身后琐碎。”

 

 

刘备笑着,又要将剑递给对方,徐庶微微一笑,却没有接过刘备递过去的雄剑,反倒是拿起了被布匹缠绕剑身的雌剑……

 

 

“待到功成归来日,定如此归剑入鞘!!”

 

 

“备期待着那一日的到来!”

 

 

商议完之后的事情,以过子时,徐庶也不多逗留,自当告退……

 

 

但是……

 

 

那个亮子啊……你不会真跟咱主公睡一块吧……

 

 

徐庶看了看一动不动的诸葛亮,又看了看即将‘送客’的刘备,心里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元直多有劳累,现在天色已晚还请回去早些休息吧~”

 

 

刘备笑盈盈的送客,不动声色的揽着徐庶走到门口 ,徐庶还不停的回头眼神示意还待在房间原地不动的诸葛亮。

 

 

徐庶:不是,葛亮你真不走啊?

 

 

诸葛亮:不走啊('▽')

 

 

徐庶:咱以后有的是机会见面,你不要表现的这么恨嫁好吗?

 

 

我还等着主公开启【三顾茅庐】剧本的时候,堵门口收彩礼呢!!

 

 

刘备:???我给我家丞相的你收什么啊??

 

 

“啊这……”正当徐庶措词时,有人很是时候打断了徐庶的发言。

 

 

“因为‘单先生’现在是我‘师父’啊~对不对,师~父~”

 

 

诸葛亮露出了‘童言无忌’的笑容……

 

 

一个大写的‘危’挂在了徐庶头上,闪烁着红光……

 

 

“这倒是奇事,还请元直为我细言之……”

 

 

“那个……天色不早,主公早些休息,不可过度劳累……”徐庶赶紧打了个哈哈,不给刘备反应的机会火速逃离现场……

 

 

留给玄亮两人的二人世界……

 

 

少了徐庶的帮衬的媒介,独留下诸葛亮和刘备两人,一大一小相视无言,眼神之中却隔着岁月,无声的倾诉着什么……

 

 

刘备有太多的话想要跟诸葛亮说了……

 

 

他回想起章武三年的白帝城,他躺在病榻之上想要紧紧握住刚任命不久的丞相,看着对方担忧的面孔,随着生命的不断流失,让刘备意识到,他们都不再年轻了,就连比他小二十岁的孔明,都以早生白发……

 

 

二弟三弟的接连离世,兴兵讨吴的大败而归,让他每晚回想起往事,都偷偷一人在寝宫中哭,却又不曾让他人看见……

 

 

但这一次临终之时,他看着帷幕后未敢上前的百官们,已经侧坐与榻前的诸葛亮,当着所有人面哭了出来……

 

 

不是哭自己生命的流逝,东汉这个动荡的年代,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我的年纪已经六十多了,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刘备不会为自己而感到伤悲,放心不下的,就是诸葛亮还有他的兄弟们……

 

 

以及那个不成器的孩子……

 

 

可这也让他更加担忧,为了他们季汉的命运……

 

 

当年文武百官皆在,让他无法直言,当时的他真的很想问诸葛亮:

 

 

“孔明……我死了以后,阿斗会不会接不了我的职责给你添麻烦?”

 

 

“孔明……我死后,那些益州的臣子官员会不会拉帮结派欺负你啊?”

 

 

“孔明……我死后,还有人能陪同你一起分担压力克复中原吗?”

 

 

“孔明……我死后,咱们费劲心血搭建起来的这个‘家’,你所创立的哪些法制,你一个人还守得住吗……”

 

 

然而事实上,刘备的担忧是一一应验……

 

 

当他狩猎回城听见徐庶大喊的那一声‘孔明’,当他救下他回城时看向对方泪眼婆娑的眼睛,以及今晚他超乎常人的冷静与智慧……

 

 

他就知道,孔明也重生了……

 

 

可据他接触到的人来看,只有‘死去’后心有不甘的人,才会再一次重生……

 

 

就如同糜竺和糜芳同为季汉,可却只有糜竺有这前世记忆……

 

 

而他的孔明,也是带着记忆重生之人……

 

 

刘备不知道他死后,诸葛亮一个人孤独的活了十一年,一生的曲折流离,见证了太多的是是非非……

 

 

建立的王朝随着先帝的离去而日渐腐败,阿斗年纪尚小,把控不住朝堂是是非非,耳根子软也不知道听信何人。再加上刘备早年间颠沛流离,对于阿斗的管教也是少之又少,底蕴终究抵不过曹魏东吴两家……

 

 

能够派遣托付的人手太少,每一件事都将事必亲为,过度的忙碌操劳,让他染上了一身的顽疾……

 

 

青黄不接的季汉,随着小关张等人的离世后,就再无年轻一辈人力挽狂澜……

 

 

这个时候,诸葛亮突然想起了,他在魏国收的徒弟……姜维……

 

 

他在那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他们昔年的锋芒和光彩,朝气蓬勃,满腔热血……

 

 

如果说刘备的记忆停留在白帝城中,对季汉未来的担忧。那么诸葛亮则是在五丈原上,有这无尽的不甘和遗恨……

 

 

诸葛亮的记忆还停留在,五丈原上兵马操练时,众人放下兵刃后的那一声声中的“丞相保重”之上……

 

 

克复中原的旗帜还在飘动着,可眼前的视线就如同残阳一般渐渐迟暮,终归一片黑暗……

 

 

最后的气力仰视着苍天,即便是耀眼夺目的太阳也终有落下帷幕的时候,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如同生命之中的倒计时,那份想要留住的光辉灿烂,只余一声空叹,两行浊泪……

 

 

那是前世对于已经消逝光芒的缅怀,却又是今生对于下一次太阳东升时的期待……

 

 

就像是一个漫长的梦一样,黑暗将至,但这万古长夜后,终有天光破晓的时刻……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眼神对视之间,彼此就已明了太多心事……

 

 

这让刘备不由得想起,当年他初遇孔明时的场景……

 

 

三顾茅庐,时渐近午,那人依旧在草庐之中小息,自己默默在堂前待到他醒……

 

 

直到那人醒来,掀开门前竹帘,手中羽扇轻轻摇扇,才轻声说道:

 

 

“南阳野人,疏懒成性。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惭愧……”

 

 

疏懒成性……

 

 

刘备如果知道,当年爱睡懒觉的孔明,后来是被活生生累死的,该有多心痛啊……

 

 

但孔明后悔吗?他不后悔,就如同刘备也从不后悔匡扶汉室的志向一样……

 

 

季汉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他们在尔虞我诈的乱世之中,有这一份空前的浪漫……

 

 

一种产生自对天下苍生深刻同情的浪漫……刘备本身就是底层出身,虽然有个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号,但中山靖王之后那么多个孩子,你纵然是他的后人又如何?依旧是个流落街头卖草鞋的贫民老百姓……

 

 

他自己就是从底层出身,一路摸爬滚打,前半生臣无恒主,守无久地……去往过不少地界,但不同地界的人,却是受着等同的煎熬……

 

 

大汉的百姓太苦了,除去瘟疫、饥荒、大旱这些天灾之外,还要打仗……就像二周目时期的刘备讨伐黄巾军时,心中的顾虑一样……

 

 

都是一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苦命人,何苦彼此为难啊……

 

 

再汉灵帝听从了何进的上奏之后,各方豪强招兵买马,可以说为汉室分崩离析铺垫了扎实的基础,但百姓们的生活依旧水深火热。

 

 

外面的墙头上隔三差五换一面帅旗,城门外十天半月就有贼寇安营扎寨……若是真打起来,倘若又一方粮草切断,那么老百姓就是他们口中的军粮……

 

 

平定乱世,可不仅仅是你想象中那边简单,平定了贼寇,就能澄清环宇……

 

 

刘备和曹操当年也想着共扶汉室,可当曹操的屠刀对准徐州无辜的百姓之时,刘备就知道当年愿做汉故征西将军的曹操,已经成了过往……

 

 

他何曾有很多次翻盘的机会,但都错过了……携民渡江之时,有很多人劝阻刘备轻装上阵,可他仍旧是带上了百姓们一起逃亡。有人说他虚伪,说他是绑架百姓来阻止曹操来犯,但曹操当初屠杀的城池又何止徐州,人命在他们眼里不过啊一个数字,杀了有又何妨?

 

 

可刘备怕了,他怕这些生命真的如世人眼中不值一提,沦为史书中可忽略不计的寥寥数语……青史传记记载的,永远不是成千上万无名无姓的苍生,只有个别出众的将领人才……

 

 

那就让当年死去的人,沦为可有可无的数据吗?



 

可从结果来看,刘备他失败了,败的很彻底……

 

 

或许有人愿意诋毁刘备是一个傻子,要么就是一个‘挟民渡江’的伪君子,其实不然……

 

 

后来的人们可能会觉得史书中的人命可增可减,但如若你身处当年乱世,你能眼睁睁看那么多人流离失所,亡于乱世……

 

 

很多人嘲笑刘备妇人之仁绕不过这个弯,所以很多人也绕不过刘备这个弯……

 

 

刘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季汉也就是与其他乱世不同的原因之一……

 

 

他们本质上就是这么‘浪漫’的一群人,所以才让与之相同的人不得不倾心相付,让人不由自主团结到一起……

 

 

你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理当匡扶汉室……可中山靖王之后一百多个儿子,后代更是数不胜数,有哪一个像刘备这样想着保家卫国……

 

 

刘备的起点太低了,从一个只是织席贩履的小生,游历四方。祖上的功绩只不过是他辉煌战绩的附属品,当今天子都如傀儡一般被人掌控,有个光宗耀祖的祖宗能够起到什么帮助?

 

 

他是一个军阀当道的时代里,平民的奇迹……正因为他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以至于人们宁愿将这些与众不同的优点化作为光宗耀祖的大人物或者本事有什么血脉背景,有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罢了……

 

 

我们是为了什么而重活一事的?只是因为遗憾吗?

 

 

可能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评论(36)

热度(1502)

  1. 共4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